2016年10月20日-21日,贵州侨商会召集10余家侨资企业家随省人大外事侨务委员会组织的考察团赴六盘水市就全域旅游和经济发展情况开展考察调研,并参加了《贵州省外来投资服务和保障条例(草案)》座谈会。省侨联吕虹主席、经济工作部部长徐庆一及贵州侨商会部分副会长参加了考察调研。
近年来,六盘水市依托“中国凉都”之美誉,将“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五大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养生旅游、养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山地特色的全域旅游,努力实现全域旅游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取得明显的成效。
20日下午和21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龙超云率考察组分别实地考察了钟山区智能智慧养生养老基地、钟山区北斗大数据产业园、月照养生谷、凉都国学馆、都市休闲农庄、大河堡·凉都花海、梅花山国际滑雪场、梅花山国际度假公园。最后,考察组一行到百纳威集团公司调研,参观了百纳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电子产品和贴膜机自动化、全自动点胶机、全自动带机械手锁等机械设备及生产线。通过实地参观,企业家们对六盘水市推介的招商引资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不少企业家利用考察间隙直接与中山区主要负责人洽谈,希望能参与六盘水市全域旅游的开发建设,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21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周出席了“省人大外事侨务委员会率部分在黔侨资、外资企业家赴六盘水考察座谈会”。会上,六盘水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平致辞并介绍六盘水市基本情况,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余显强介绍了《贵州省外来投资服务和保障条例(草案)》的立法情况。随后,参加考察的企业家涌跃发言,他们对我省制定《贵州省外来投资服务和保障条例》表示十分赞同,认为条例出台将进一步改善我省的投资环境,热切希望条例早日出台,以保障和维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于考察调研的体会和感受,他们普遍对六盘水市的发展感到振奋、震撼,纷纷表示六盘水市发展全域旅游,造福当地百姓,后发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投资机遇难得。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六盘水市的交流和对接,寻求合作机会。
座谈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周首先感谢六盘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以及中山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对这次考察的精心安排、周到服务。借这次机会,六盘水市和中山区向企业家推介自己,企业家也向六盘水市和中山区推介自己,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双方都受益匪浅。
座谈会上,袁周副主任讲了三点意见。
第一、外来投资是促进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我国、我省发展历程来看,对外开放的程度深度广度决定我省社会发展的速度。近五年来,我省的快速发展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等的改善,依赖于外商外资。今年我省先后获批同意设立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些都是我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和平台,2015年,共引进省外项目4322个,比上年增长84.6%。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7213.5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大量外来投资企业投资项目的开工和建成投产,有效扩大了我省的投资规模、增加了经济总量、提供了税收、增加了就业,激发了我省经济新的活力。我们对待外来投资者,要满腔热情、敞开胸怀。组织这次考察调研活动,说明了我省和六盘水市对大家的器重和厚爱,也说明了六盘水市对外开放的力度非常大。
第二、我省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虽然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法制保障尚不健全。外来投资者没有安全感。二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外资和外贸依存度不高;三是对外开放人才匮乏。我省从事外贸的人才不多,善于和外资、外商打交道的公务员不多。四是硬件设施馈乏,开放平台建设滞后;五是部分地方还存在玻璃门、弹簧门现象,部分工作人员存在推诿、拖延、搪塞等问题。
第三、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外事侨务工作。人大外事侨务委员会要努力学习涉外涉侨业务,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监督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外事侨务工作。要继续推进《贵州省外来投资服务和保障条例》的立法进程,争取早日颁布施行,为外来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