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基层侨联工作动态 » 黔西南

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爱国精神:黔西南州侨联与南侨机工学会探访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路纪实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4月10日,为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南侨机工学会成员前往晴隆县,开展“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探访二十四道拐抗战路”活动。黔西南州侨联主席李辉应邀参加活动。

中午,首先抵达安南古城。在古城中,李辉与南侨机工学会成员认真聆听晴隆的抗战历史,对晴隆的抗战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随后,大家来到了二十四道拐。二十四道拐是“史迪威公路”的标志性路段,在抗日战争时期,它是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路上,讲解人员详细介绍了二十四道拐的修筑历史、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南洋机工们在这条运输线上的英勇事迹。南侨机工学会成员们也分享了先辈们投身抗战、舍生忘死的感人故事,让现场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

晚上,在阿妹戚托小镇,南侨机工合唱团为大家表演《南侨颂》,旨在缅怀南洋华侨机工抗战英烈,弘扬海外华人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对铭记抗战历史,缅怀抗日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演出引发了大家情感共振,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4月11日,全体嘉宾在晴隆举行了“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探访二十四道拐抗战路”座谈会。滇缅二战史专家、南侨机工学会顾问戈叔亚,云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导、云南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邹建达,原云南政协教科委主任、云南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严建,南侨机工学会会长、南侨机工二代、作家陈达娅,致公党昆明市委副主委、南侨机工学会副会长杨旭东,黔西南州侨联主席李辉,晴隆县相关领导参加座谈并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指出,晴隆二十四道拐在抗战中起到关键作用,应以世界和历史眼光审视这条抗战国际大通道。站在二十四道拐,其于陡坡蜿蜒而上的景象极具视觉冲击力,让人切身感受抗战艰辛。二十四道拐意义重大,不仅是抗战生命线,更展现了当年海外华人华侨的爱国情怀以及中华民族团结御敌的抗战精神,希望云贵川渝携手共同研究、宣传、利用好这条抗战生命线,通过挖掘道路文化、打造景观文化等,广泛传播贵州抗战历史与精神。

李辉表示,在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举办此次活动意义重大,活动弘扬了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南侨机工是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州侨联将加强与南侨机工各协会的联络联系,为挖掘和宣传南侨机工故事加强合作,并做好相关协调服务工作,同时热忱欢迎南侨机工后人来黔西南州考察调研。

南侨机工后人表示,地形地势造就了二十四道拐,历史赋予它非同寻常的使命。虽然历史会逐渐久远,但历史的启迪和教训仍需铭记。今天来到晴隆缅怀先辈,传承抗战精神。看到晴隆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先辈们的在天之灵当得以告慰!

会后,南侨机工协会向晴隆县捐赠了有关南侨机工的历史资料。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对抗日战争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返回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