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基层侨联工作动态 » 黔西南

侨联委员为黔西南高质量发展提出五条建议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3月28日,黔西南州侨联八届二次全委会在兴义召开。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2025年工作部署进行热烈讨论,为黔西南州的发展出谋划策,对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侨益保护等提出工作建议:

一是各县市委统战部加强对侨务工作的指导。将每年召开1至2次侨胞座谈会的传统保持下去,增强归侨侨眷的归属感,将党对归侨侨眷的关心关爱传达到海外侨胞心中,增加海外侨胞(特别是侨二代、侨三代)对祖国的认同感。

二是合力推动贵州黄牛入侨乡。公安部在兴仁市帮扶,目前已联系上惠州,将兴仁黄牛销售往当地。惠州、潮州等地都是侨乡,建议侨联、工商联等组织介入此项工作中,形成“侨乡联动·黔货出山”工作品牌。操作方法是:建立“双清单”机制,编制《侨乡市场需求清单》,重点收集潮汕地区餐饮协会、华侨商超对肉牛产品的规格标准、加工需求等信息;制定《贵州(兴仁)黄牛产业供给清单》,涵盖品种特性、养殖规模、加工产能等核心数据,搭建线上对接平台,实现供需信息实时匹配。

三是加强外宣工作外文视频的制作和传播。为响应“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战略部署,依托黔西南州丰富的民族文化、生态资源和侨界传播优势,创新“短视频 + 侨力量” 传播模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文化 IP。首先建立素材库,围绕 “万峰林奇观”“ 马岭河峡谷 ”“布依古寨”等核心资源,制作高清短视频素材库。然后举办“黔西南故事翻译训练营”,对志愿者(包含侨界人士、归国留学人员、教师等行业中有一定基础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英语、法语、泰语等),针对不同受众制作差异化版本(如为法国市场增加人文深度解说,为东南亚市场强化美食元素等),借助侨胞、留学生渠道对外传播。建立“金州故事海外推广大使”制度,邀请重点侨领担任传播特使,进行广泛传播。

四是建立黔西南州涉侨企业信息共享机制。联合统战、侨联、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通过线上申报系统和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全面采集企业基础信息(含侨资比例、投资来源地、侨胞人数)、行业分布、用工规模等数据,建立涉侨企业信息动态数据库,通过“大数据 + X”模式,为涉侨司法服务、解决经济纠纷提供基础信息,助力涉侨企业健康发展。设立涉侨案件“绿色通道”,实行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优先的 “三优先” 机制,并用好涉侨纠纷调解机制,维护侨企合法权益。

五是进一步挖掘晴隆二十四道拐“南侨机工”的故事,弘扬抗战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在这条被誉为 “抗战生命线” 的险峻山路上,3000多名来自东南亚的华侨机工用生命书写着血与火的传奇。晴隆二十四道拐承载着海外侨胞“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一寸山河一寸血” 的民族气节。挖掘南侨机工的故事,作为联系东南亚侨胞的一个纽带,使之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丰碑,激励每个中国人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返回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