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基层侨联工作动态 » 黔南

黔南州侨联以文化为桥增进海外华裔青少年情感认同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黔南州侨联积极承办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先后组织法国、斯洛伐克、爱尔兰等40名华裔青少年和教师走进黔南,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黔南多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是突出黔南地域特色,沉浸体验文化魅力围绕“汉语、文化、寻根”主线,精心设计非遗、民族传统、科技研学等课程。非遗体验包括都匀毛尖茶采制、牙舟陶拉胚上釉、马尾绣技艺、枫香印染等特色非遗项目;民族传统文化涵盖荔波瑶山古寨打陀螺、竹编扇子及水族长桌宴;科技研学聚焦平塘“中国天眼”模型制作;文化交流融入都匀秦汉影视城、三都水族博物馆等人文景观。通过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结合,营员们通过沉浸式感受黔南多元文化魅力,并表示要把亲手制作的毛尖茶、枫香印染、马尾绣、牙舟陶等成品向亲朋好友展示、分享,让海外亲友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是强化体验与创新,深入追寻文化之根。发挥黔南州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和科技资源,将课堂延伸至荔波瑶山古寨、平塘天眼、都匀秦汉影视城等实地场景。在科技研学中,营员参观“中国天眼”并动手制作模型,直观感受大国重器的科技成就,感受祖国的繁荣进步;在民族传统文化体验中,通过瑶族歌舞互动、水族博物馆探访,深入了解多民族文化交融;在文化研学中结合秦汉影视城“戏说夜郎”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魅力,让他们亲身感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自己的根,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三是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持续推动文化传承。动期间,营员们与当地青少年交流互动,建立友谊,共同参与篝火晚会、唱山歌及各种非遗技艺实践研学,通过丰富内容感知黔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在荔波长桌宴、包饺子等环节,营员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通过情感共鸣深化对祖国的情感连接,在心灵深处种下对祖(籍)国的热爱与认同,成为传承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纽带。

返回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