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基层侨联工作动态 » 黔东南

凝聚侨心侨力 同圆共享中国梦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今年7月,黎平四中传来喜讯,由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在黎平县实施的“珍珠班”50人参加高考,一本上线7人,二本上线31人,本科上线率76%,大专上线12人,录取率10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圆梦侗乡学子。2022年是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在黎平县黎平四中实施“珍珠班”贫困生助学项目的第十个年头,2013年以来,在该校设立“珍珠班”9个,共计451人,目前在校学生为150人(高一、高二、高三各有50人)。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在高中三年中,资助每位学生每学年2500元,十年来共捐助资金达316.75万元。

凝聚侨心侨力,大爱无疆久久为功。“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对于存在特殊困难,成绩优秀而无法继续高中、大学教育的孩子,就好像是一颗颗大珍珠被抛撒在各个角落,必须把他们捡回来,设法帮助他们,于是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制定了点亮人生的“捡回珍珠计划”,特设立了“珍珠班”。2013年,在省侨联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指导下,黔东南州侨联、县委统战部、县教育局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到由台湾知名人士王建煊在浙江创办的“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在我县黎平四中实施“捡回珍珠计划”的资助项目。“珍珠班”学生高中毕业考入大学后,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继续对被二本高校录取的部分学生每年继续资助3000—5000元,资助四年;被一本高校录取的部分学生每年继续资助4000—6000元,资助四年。九年来我县共有270余名“珍珠班”贫困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并获得资助。

积少成多,打造爱的正循环。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2007年注册成立,目前,该基金会在全国25个省区市、197所合作中学资助了超过1400个珍珠班,总共帮助近72000名家境相对贫困、品学兼优的珍珠生走出大山、走进教室。已有3万余名学生本科毕业,成长为各行各业、各领域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大部分来自陕甘宁青新西北五省区,以及云贵川桂湘西南五省区的学生大学毕业之后,他们当中有超过一半选择回到自己家乡所在的省区,建设家乡、振兴乡村,他们不仅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一个理想,同时也为自己的家乡带来了新的希望,为贫困学生打造爱的正循环。为此“捡回珍珠计划”项目2020年荣获凤凰网行动者联盟公益盛典“年度十大公益项目”奖。

注重关爱,重在育人。十年来,黎平县在实施“捡回珍珠计划”的过程中,不光是注重物质上的帮扶,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素质的引导。在学校建立“育珠人”制度,学校行政主要领导为“育珠”负责人,学校设立“育珠人”办公室由专人负责,较好的培育和关爱受助学生的思想及品格的培养。多年来学校“珍珠班”得到基金会的副理事长张君达,世界华人保险慈善公益推广会会长梁天龙,新加坡代表叶舜仁等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老师、义工等40余人的访视,对受助学生提供了学业、品格、心理等帮扶。2021年9月15日,黔东南州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邱红瑛,在黎平第四中调研该项目实施情况时,强调校方要注意总结“珍珠班”管理工作的经验、亮点,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发挥好育人功能,持续办好“珍珠班”,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

据悉,今年9月秋季开学后黎平四中将继续招收高一新生“珍珠班”50人。

返回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