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4家海外华文媒体的脚步踏上金沙这片热土,空气里最先苏醒的,是漫过鼻尖的绵绵酒香。
7月29日,“侨行贵州・酱香海外”采风团带着对东方美酒的好奇,走进了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从加拿大到埃及,从韩国到俄罗斯,这些常年穿梭于国际舞台的媒体人,此刻都被这家酒企的故事圈了粉。
走进“酱酒文化博物馆”,便被历史与匠心撞了个满怀。博物馆里陈列的瓦缸、甑、挽斗、煎壶等老物件默默述说着金沙酱酒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工艺传承;道光年间《黔西州志续志》里“村酒留宾不用赊”的诗句,记录下金沙酿酒的优秀基因;上世纪三十年代,酿酒大师刘开廷带着茅台大曲酱香工艺跋山涉水,在源村烧坊里蒸腾起第一缕烟霞,金沙的群山、秀水和诗文,从此便多添了一袭酱香……
来到制酒车间,踩曲、投料、蒸煮、发酵、取酒、储存——每一道工序都有条不紊;原料筛选系统、酿造监控系统、智能温控系统等尽显现代化技术气息。最让人震撼的,当属幽深的酒库,整齐摆放的无数酒坛,暗藏着摘要、回沙系列品牌深受海内外市场欢迎的神秘代码,是年产基酒2.4万吨、库存7万吨产能的最好见证。
“这口中国味,应该让全世界都尝尝!”“一进园区就被酒香‘按头安利’了!”加拿大视传媒记者王宇红的感叹道出了众人的心声。她捧着酒杯细细品味,大赞金沙酱酒口感醇厚、细腻幽雅,自与别家不同,尤其在工艺品质和文化内涵上完全不输海外大牌。“必须带几瓶回加拿大,让更多人知道中国酒有多绝!”
这是一场越重洋、跨山海的采风活动,14国媒体人的镜头循着一缕醇香而来。光影流转间,每一帧都定格着中国味道里的从容底气——那是千年酿造技艺沉淀的自信,是风土与人情共酿的芬芳。
“侨行贵州・酱香海外”刻画下金沙酱酒这枚温润的书签,为厚重的金沙故事轻轻掀开了扉页。一滴佳酿里,藏着赤水河流域的晨雾、红缨子高粱的饱满,更藏着一座城向世界娓娓道来的勇气。